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探究一、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主导着学生按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活动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学活动程序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基础目标,数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包括数学基础知识目标和数学基本能力目标。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目标和能力的目标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和每一项能力训练活动中,即要明确教学活动中要“学什么”和“练什么”。与传统教学目标所不同的是:新课程在强调“双基”教学的同时,更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的组织,即要强调学生“怎样学”的设计,而不是“怎样教”的设计。二.数学情境创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消息,另一方面,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情境创设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题材,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其教育意义是明显的。三.教学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师主导下展开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具体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教学艺术程度。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首先体现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应当包括“导入——提出问题;探究——思考、研究问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总结——明确问题;实践——应用问题”。一次教学活动的过程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定具体的丰富的内容,这包括生活素材、基本练习、典型例题、能力训练题、实践题等。四.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要围绕具体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来进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传统教学思路之束缚,大胆创新。如教学“有理数的意义”,设计思路是:(1)从自然数的减法入手,提出问题:大家的掌握的数不够用了!(2)提供一两个实例,指出负数的实际存在及意义,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负数并探究其表示的实际意义。(3)体验有理数。如果设定向南为正,一步长为单位1,先据动作说出有理数,再根据有理数做出动作。(4)比较“向南5步”与“向北5步”之异同,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吗?思路(1)在于激起学生求知之欲;思路(2)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负数应用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思路(3)、(4)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有理数的意义,体验数学表达方式简洁、明确之特征;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实际意义;使学生体会学数学可以提高我们的细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活动的评估与检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估与检测的设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围绕教学目标来检测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基本技能形成状态;二根据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程度与热情来检测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把严谨性和启示性作为检测的重要标准;三是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来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学习行为,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作为评价重点。四是设计和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来评价和检测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根据学科特征,数学教学活动的检测可分为:(1)数学基础知识的检测,包括基本概念、式或图的基本性质等。这类检测要渗透在每个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要求严格不留后患。(2)数学基本技能的检测,包括运算能力、判断和辩析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等。这类检测可专项设计小竞赛等活动来进行,要重视对学生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检测。(3)数学综合能力的检测,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角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际中自觉运用数学的意识等。这类检测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观察和分析,教师要随时向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