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 8 讲 串讲 11.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一般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测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对的的是( D )A.中国民众主线就不关怀甲午中日战争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解析:材料说的是“一般民众”没受影响,不能扩大为“中国民众”,此外“没有影响到”不等于“主线不关怀”,故 A 项错误;B 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故 C 项错误;材料表明了李鸿章重要依赖个人力量与列强斗争,忽视了中华民族整体的联合,这也体现了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故 D 项对的。2.林增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中记载: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894 年估计约有 1亿多美元,到 19 时已增至 9.6 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根据材料,下列论述对的的是( B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所有来源于国内的剩余资本B.甲午中日战争后来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C.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据材料中“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有很大部分……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可知,A 项错误。C、D 两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3.某公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根据以上公约的条文,你判断应属于( C )A.《南京公约》B.《马关公约》C.《辛丑公约》D.《天津公约》解析:“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体现了朝廷永远严禁国人成立或参与反帝组织,并对参与反帝活动的事件进行惩办,符合《辛丑公约》的内容,选择 C 项符合题意。4.“传教士,恶多端,抗教斗争,起风烟。入直隶,奔津京,发展壮大,势力增。”该事件反应出( B )A.西方侵略开始深入津京地区B.北方民间反侵略意识增强C.西方侵华的手段是传教愚民D.北方受西方侵略最为严重解析:材料反应出,反洋教的斗争推进了义和团运动的壮大。义和团运动形势的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