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安全责任、重在贯彻。2.职业安全健康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国际通称,是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3.《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从保护职工的劳动安全,维护职工劳动保护合法权益的角度,深入详细规定了劳动协议一定要载明保障职工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办理工伤保险两项法定事项。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协议步,应当将工作过程中也许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协议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5.法律赋予职工享有接受教育培训,以使自己具有保护自己和他人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权利。这项权利也是保证职工知情权和参与权的前提条件。6.《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状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用也许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7.劳动保护是指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技术、设备等方面所采用的一系列综合措施。8.职工应当对的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9.《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防止和应急处理能力。”1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原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汇报。1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关键和基础,是“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详细体现。12.生产经营用人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原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13.用人单位要做好职工的职业健康防治和监护。14.工伤保险的重要特点:(1) 强制性(2)非营利性(3)保障性(4)互助互济性。15.《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如下称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条例规定参与工伤保险,为本单位所有职工或者雇工(如下称职工)缴纳保险费。16.所谓“工伤认定”是指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职工所受伤害是因工还是非因工导致的事实。17.劳动争议,也叫“劳动纠纷”、“劳资争议”,劳动争议产生在生产劳动之中,一般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协议、集体协议的过程中,因劳动权利和义务发生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