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的观后感范文

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的观后感范文_第1页
1/5
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的观后感范文_第2页
2/5
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的观后感范文_第3页
3/5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的观后感范文(精选 3 篇)【篇 1】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的观后感 “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间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今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 13 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 30 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今日,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后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77 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 1937 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坚韧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共同灾难,“不是我们“同意”记住什么,而是我们“有道德责任”记住什么”。30 万死难者,不是一个冰冷无情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家庭、有梦想的鲜活生命,而这一切美好都在屠杀中瞬间陨灭。这是逝者之哀、国家之痛,更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法西斯屠杀的人们一起,理应被全人类永远铭记。正是他们的死难,让世人认清了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本质,看到了侵略战争带给受害国的巨大灾难。唯有时刻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获得镜鉴和指引,更加坚定地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穿越世界大战的硝烟,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和平与进展已成世界浩荡潮流。然而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捍卫真相就是捍卫正义。搜集并珍藏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的观后感范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