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_第1页
1/30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_第2页
2/30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_第3页
3/30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呼唤爱 善于爱 张某,男,9 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常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办厂养他的,由于平常厂里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判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同意去上学,实行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躲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判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1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躲避,也同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二、爱护、尊重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推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怀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进展。真正的关怀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 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