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复习题库 一、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指一种(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种工厂的且边缘距离不大于 500md 的几种(套)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1. 化学危险物质的概念 化学危险物质是指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性质,在生产、贮存、装卸、运送等过程中易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任何化学物质。2. 化学危险物质的分类及特征第一类:爆炸品: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例如高氯酸。2)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例如二亚硝基苯。 3)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易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 2)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3)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第三类:易燃液体 此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分三项:第 1 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 18℃的液体。第 2 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 18℃~23℃的液体。 第 3 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 23℃~61℃的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水易燃物品,此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按燃烧特性分三项:第 1 项:易燃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第 2 项:自燃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 3 项:遇水易燃物品,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此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易引起性燃烧、爆炸。 按其构成分为 2 项 :第 1 项:氧化剂,如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第 2 项: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等。第六类:毒害品,如多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毒性计算所用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的剂量表达(如为吸入中毒,则用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表达等)。(1)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 或 LC100),即全组染毒动物所有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 或 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 或 MLC),即全组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 或 LC0),即全组染毒动物所有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范围)。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