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人际关系学 试卷(课程代码 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初次提出人际关系学说的学者是 【 A 】 A.梅奥 B.戈夫曼 C.马斯洛 D.舒兹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诸多交往都是【 D 】 A.被迫的、无限的 B.自愿的、有限的 C.自愿的、无限的 D.被迫的、有限的3.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来源于 【 B 】 A.动机理论 B.格式塔理论 C.角色理论 D.交往理论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互相悦纳的详细条件的是 【 C 】 A.优美 B.回报 C.恭维 D.得失5.人际关系的封闭性形成于 【 B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6.“人要脸、树要皮”,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 【 D 】 A.利益原因 B.心理原因 C.情感原因 D.尊严原因7.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交往双方取长补短,增强 【 B 】 A.晕轮效应 B.整体效应 C.价值效应 D.首因效应8.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等好行为,属于人际关系类型中的 【 D 】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法律关系 D.道德关系9.人际关系的类型根据不一样特征可分为 【 C 】 A.竞争型与合作型关系 B.对抗型与非对抗型关系 C.平等型与不平等型关系 D.主从型关系10.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住在皇宫里的人与住在茅草屋里的人,他们所想的事情不尽相似”,阐明的是 【 D 】 A.生理原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价值观念原因和自然环境原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C.心理原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D.社会原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1.法律是多种多样的,大体说来,可分为两种类型: 【 A 】 A.通用性法律和专一性法律 B.民法和刑法 C.宪法和地方性法律 D.行政性法律和刑事性法律12.交往双方通过对物质、精神的互换而使各自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原则是 【 C 】 A.礼貌原则 B.诚信原则 C.互利原则 D.择善原则13.“微笑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指的是人际交往关系的 【 C 】 A.礼貌原则 B.人道原则 C.适度原则 D.相容原则14.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具有的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心理是 【 B 】 A.自私心理 B.自傲心理 C.自卑心理 D.猜疑心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