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引路,拔丁抽楔——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内容。习作题要求学生选择一处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别人。怎样使学生在习作中能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在习作中体会文化遗产的魅力并能条理清楚地介绍给别人是本课的关键。【学生分析】要说中国的名胜古迹学生会有所了解,能够亲自去游览的却不多。何况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称谓,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以前学生很少接触介绍文化遗产这类说明文的写作,无疑又增加了习作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课前布置了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2. 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3. 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4. 养成列习作提纲的习惯,学会有条理地把事物的重要特点介绍清楚。【教学重点】1. 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2. 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教学难点】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教学准备】1. 搜集资料,制作课件。2. 请部分学生提前录音,参与网课的录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视频画面保持 20 秒,配快乐轻松的音乐。)1. 将视频画面调整到最大化。2. 保持正确的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眼睛与学习设备保持适当的距离。3. 用截图的方式保留你认为重要的信息,以便课后整理笔记。二、开门见山,释题激趣。1.设问式导入:什么是文化遗产呢?(1)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2)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3)国务院决定从 2006 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为 6 月 13 日。(4)自 1985 年 12 月 12 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