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速建设重症医学科大学科体系(2020完整版)

加速建设重症医学科大学科体系(2020完整版)_第1页
1/6
加速建设重症医学科大学科体系(2020完整版)_第2页
2/6
加速建设重症医学科大学科体系(2020完整版)_第3页
3/6
加速建设重症医学科大学科体系(2020 完整版)摘要近年来我国重症医学在学科规模和学科建设上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作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在致力于打造规范化同质化重症医学诊疗体系的同时,需构建和完善重症医学"预警—救治—长期预后"的大学科体系,以推进和完善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重症医学快速发展,重症理论体系逐步深入与完善,诊疗技术不断进步,诊疗行为日趋系统规范,学科规模逐步扩大。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亦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解决救治难度不断增加、医学发展和认知的阶段性局限、改善预后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重症医学在医疗救治体系中的作用,均值得重症医生思考。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均关系到学科建设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 1915 年去世的美国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这句铭言是对医学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亦从另一角度诠释了医学,揭示了医学的真谛。时至今日,很多医务人员仍在践行着这句铭言,表达着医学对生命的挂牵。经过一个世纪的更迭,现代医学进展日新月异,重症医学的救治理念亦在不断更新,这一特点决定了重症医学的治疗目标是终止疾病进程、治愈急性病变。从重症医学的学科特点和救治对象而言,应是"常常去治愈,总是去帮助,永远去安慰",因为重症医学的治疗主体是急性可逆性疾病患者。一、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与挑战我国重症医学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伴随着中国经济腾飞,重症医学亦快速发展、日渐蓬勃。2006 年、2011 年及 2015 年三次全国重症医学科(ICU)普查结果显示,全国设置 ICU 的医院数量由 1000 多家增至近4000 家,全国 ICU 医师执业人数增至 63605 人,ICU 护士执业人数增至 10 万余人。学科规模扩大的同时,学科建设亦飞速发展,重症医学在重症患者救治、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中均发挥引领作用,彰显了其在临床医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我国重症医学起步晚,由于学科建立时间晚,地区间、医院间、医生间的诊治水平差距明显,重症医学科自建立以来,致力于打造重症医学质量-安全-规范同质化诊疗体系[1],希望实现重症患者规范化同质化管理,最终改善重症患者预后,经过多年努力,重症医学同质化诊疗体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重症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必须承担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医疗使命,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健康中国 2030 以人民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加速建设重症医学科大学科体系(2020完整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