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大班《分类计数》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分 类 计 数 》科 目数学年级幼儿大班教学时间1 课时(30 分钟)学习者分析大班的幼儿已是五、六岁了,两年的锻炼和学习,大都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能配合老师的引导。好问、好学,求知欲望较强。然,也有部分基础较差,尤其是插班生。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用语言表达操作情况,促进语言与思维同步进展。2. 激发幼儿主动探究、与同伴沟通的兴趣。3.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幼儿亲自学会解决问题,体验探究的成功、学习的欢乐。二、过程与方法:1.主动探究物体的多种分类方法,能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分类的标准;2.在探究过程中,应到孩子如何与同伴合作学习。三、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标记、表格、数字等记录自己的分类、计数结果;2.培育幼儿分析、归纳,计数、记录的能力和操作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能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计数,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分类标准(为什么这样分) 2、教学难点: 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教学资源(1)教具:一套:小猫,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的鱼(图片)若干; 二套:小兔,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萝卜;白纸、记号笔若干。 学具: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的鱼,分类卡(人手一套),白纸、水彩笔。(2)老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教学活动过程《分类计数》教学活动过程描述教学活动 1出示课件:朗朗分苹果视频。 (幼儿观察后发现朗朗的分类是有问题的,顺势引入课题。) 教学活动 2小猫分鱼(两个特征):1. 出示“小猫”引出活动。(出示教具:池子里颜色、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的鱼若干) 老师引导幼儿:小猫在池塘里养了许多鱼,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鱼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观察后发现鱼的颜色、大小不一样) 2.幼儿操作:分鱼。 (幼儿操作“小鱼”进行“分鱼”:此时老师为幼儿提供了 2 格、4 格不等的分类卡作为“池塘”,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法、需要选择适合的分类卡进行分类)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自由探究、分类,老师巡回观察,记住几种有代表性的分法。 3.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4. 老师记录、总结幼儿的分类方法,并引导幼儿得出哪一种分法最清楚、最彻底的结论。 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做好标记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