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更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重要题材,有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其中《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等。二、字词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2、世外桃源: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种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称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应了人民挣脱压迫、挣脱剥削的规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也许实现的。) 比方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3、武陵:古代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4、为业:把……作为谋生手段。为:作为。5、缘:沿着,顺着6、行:行船。7、远近:偏义副词,这里指远。8、忽逢:忽然遇到。9、夹岸:夹着两岸生长。10、杂:别的,其他的。11、芳:泛指花卉。12、鲜美:鲜艳漂亮。13、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14、缤纷:繁多的样子。15、甚:很,非常。16、异:惊异,惊讶。意动使用方法,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惊讶”。17、欲:想要。18、穷:走完。19、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处就没有了。20、便:于是,就。21、得:看见。22、仿佛:仿佛。23、若:仿佛。24、舍:放弃。25、初:起初,刚开始。26、才:仅仅。27、通:通过。28、行:行走29、复:又30、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31、平:平坦。32、旷:宽阔33、舍:房屋。。34、俨然:整洁的样子。35、之:助词,起语法作用,无实意。36、属:类。37、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38、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39、种作:耕种劳作。40、衣着:穿着打扮。41、悉:全,都。42、外人:桃花源外面的人。43、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指长寿的特征,这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这里指小孩子。(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