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抗肺炎疫情的感人事迹材料 抗肺炎疫情的感人事迹材料 1 初识__,他身材高挑,衣着简朴,面容和气,说话不多,但是讲起来他与地质的缘分,这位河北省地矿系统的“技术权威”开始滔滔不绝:“我的老家____县是个__县,每到天晴,向北望去就可以看见__、__县境内的一带青山连绵不断。小时候在我的眼里,那些青山多么美丽、多么奇妙、又多么遥远啊!我希望着长大后,能去这些大山里探秘,一窥究竟。因此,1963 年我从__一中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现称中国地质大学)。 1963 年 8 月 27 日,我一个人背着行李意气风发地到北京求学。我特别珍惜大学的学习生活。星期天照样看书学习,舍不得浪费时间到市里去玩。我的专业学制五年,李四光教授给我们做过学术报告。王鸿祯、袁见齐两位教授亲自给我们授课,带我们去野外实习。王、袁两位教授后来都成为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1968 年毕业后,__到沈阳军区部队锻炼十五个月,并获得“五好战士”称号,1970 年 3 月到了河北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工作,先后开始进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和矿产普查。 1971 年,__与队友们到抚宁县搞矿产资源调查。通过查阅资料,他们发现,抚宁县海阳镇黑石线岭有萤石矿,但这个矿的规模、品位都不清楚,于是决定对这个矿区开展普查评价工作。他们请来当地的村民挖探槽,清理坑道,教会老乡们刻槽取样,队员们进行探槽素描、坑探素描、大比例地质填图,基本查清了这个萤石矿(中型)。这是__参加发现评价的第一座矿藏。 1973 年在__县,他们在柞栏杖子村的北山上发现了又长又宽的铁矿带,经过挖探槽、取样、填图可以看出是一个大的铁矿,第二年,矿区上了钻机,又调来了大批技术人员。经过几年工作,探明铁矿石储量达到 1.6 亿吨,这是他参加工作以来参加找到的第一个大铁矿。接着,他们又在该县找到了前白枣山铁矿、厂房子铁矿以及__县小秋子沟铁矿并进行了普查和详查。 从 1976 年到 1982 年他带领地质组转战冀东大地,先后对迁西县上川磷、迁西县三湾砂金矿、迁西县达峪硫铁矿、迁安县大崔庄磷矿、平泉县王家营沸石矿、__县树岭铜矿、迁西县高家店金矿等进行了普查或详查。1983 年__担任普查分队副技术负责,带领一个地质组去平泉县毛家沟一带踏勘,发现了一处古代采坑的遗址。经过细致地追索和以后的勘查工作,最终提交了储量达 7 万多吨的铅锌矿报告(小型)。担任河北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技术负责人之后,他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