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学课堂的平实之美——听《用字母表示数》有感 数学一向以思维统领课堂,严密、有序、简明是数学课堂的追求,举一反三、知识拓展、思维训练是数学课堂的最高境界。新课程的实践,在课堂的开放与创新上多了不少对策,也让我们感受到课堂的精彩纷呈,学生的个性张扬,师生的情感互动。新课程的实施遍及城乡的各个学校,但由于农村的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学现代化还没达到普及,课堂上老师用的还是最原始的粉笔与黑板。近日,有幸参加了一个市级的农村新课程数学课堂开放日活动,一位来自农村小学的青年老师范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着实让我有些震撼,他的课没有华丽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学生喧闹的讨论场面,有的只是静静的思考,师生间平等的互动,清楚严密的争论。平实中透着一股数学的美。 一、 平实中见个体的尊重 课堂的尊重是大家都有的意识,只是如何真正的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有真正的走进学生,才能感受学生的律动,情感的涌动,思维的跃动。课堂中,学生出错是正常的,也是常常的,可老师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情绪,学习的积极性。 范老师的做法对我们是一种思考,在第一环节中,当老师问,老师比班长大 19 岁。班长 a 岁时,老师几岁?一个学生说40a。在第二环节中,学生用 b 表示青蛙的眼睛与腿时。对于他们的回答老师没有轻易下结论,也没有因为错误而没有板书,更没有当作错例来让学生评判。而是把学生的答案都板书完后,然后让说错的同学再来看看,是否对刚才的答案有些补充,大都这个时候,出错的学生也经过思考了,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这个时候,老师还不记忘再问一句,现在把你刚才的答案擦掉了可以吗?就这些写、问、擦,看似简单的小细节,着实体现了老师的用心。 二、平实中见思维的严密 (片断 1)师:班长 12 岁——(相差 19 岁)—— 老师几岁? 生:班长 12 岁,老师就是(12+19)岁。 师:班长 15 岁,老师多少岁? 生:老师(15+19)岁。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师:现在有个式子:a+19,谁能说说这个式子的意思? 生 1:可以表示许多年龄。 师:请举例。 生:a=100 时,a+19=100+19 师:还能举其他的例子吗? 生:a=1000 时,a+19=1000+19 师:联系老师提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100 岁多岁很少,1000 岁不太可能吧。 师:对呀,看来这个 a 是有范围的对不? 可见在大家的一笑过后,发现字母可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