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提质推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电商时代,如何增强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看似无用的废旧材料,如何在幼儿综合能力培养中派上大用场?独特的本土资源,怎样培养出幼儿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师在开展幼儿活动中又有怎样的作用?近期,随着省级课题《幼儿园多样性区域游戏活动研究》顺利通过市专家组验收,一系列以幼儿区域游戏活动为方向的研究成果公布,彰显出惠城区 35 所幼儿园在提升幼儿教育水平方面的独特思考,也揭开了“惠城模式”下,惠城区学前教育量质齐升的喜人画卷。通过验收200 所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 1 月 16 日,历时两年多、参与实验的幼儿园多达 35 所的省级课题 《幼儿园多样性区域游戏活动研究》,在惠城区教育局顺利通过市教科院专家评估组验收。 报告会上,惠城区教育局幼教股主要负责人、该课题负责人陈俊英从课题的基本情况、研究内容和方法、实施情况、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五个方面向验收组专家作了详细的课题结题汇报。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并针对课题提出问题,负责人和实验园园长们进行了精彩的答辩。 据了解,2015 年,为普及并推动惠城区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提升教师队伍的教科研能力,经省教育厅批准,惠城区为《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幼儿园多样性区域游戏活动研究》课题立项为省级课题。课题实施以来,35 所实验园围绕课题研究方案,积极开展实践探究、交流研讨、反思总结,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成果丰富。 课题组通过对常规区域游戏活动、创造性区域游戏活动、户外区域游戏活动、农村特色区域游戏活动等方面长达 2 年多的研究总结,逐步构建了“1+4”多样性区域游戏活动模式。“1”就是幼儿园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出发,为孩子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即区域教学环境;“4”是以区域活动为底盘,结合各实验园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设区域活动,建构具有幼儿园特色的多样性区域游戏活动模式。 同时,实验区各园所还通过相互分享与交流、示范园公开观摩、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坚持长期而持续的研究,以点带面逐渐辐射的推广,引领了实验区幼儿园的课程方向,在实验区普及并推广了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全区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幼儿园从原来的 8 所,增加到 200 所;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中也专门增设了 “区域游戏活动”时间,区域游戏活动普及程度高。成效显著改变了幼儿园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据了解,自 2012 年《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