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堂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体验知识,创造的一个基于现实体验的微观教学环境。通过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结合现实、理解知识、融会贯通,并能主动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并结合到生活实践当中。情境教学来源于情境学习理论,它对信息技术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 情境学习是美国人类学家莱夫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学习是情境性活动,没有一种活动不是情境性的”,“学习是整体的、不可分的社会实践,是现实世界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整的一部分”,进而提出这种学习新观点的概念框架:“学习是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情境学习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社会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类似人类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获得的过程与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融合在一起。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只有通过实践或将学生安排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为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对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依据情境学习理论实施课堂教学,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特定的内容上,即如何设计学习环境来支持学生学习。通过将一些真实的活动贯穿在学习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就是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参与这些活动时出现的环境,利用情境的创设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情境的创设需要精心地设计,它不仅有灵活多变的形式,还应该具有真实有效的特性,同时情境创设应该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当中,而不仅仅是只在教学导入或教学的某一阶段,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而进行的情境创设。 (一)创设情境的方式在教学这种特定环境中,只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师生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情境教学需要根据教学任务,优选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方式。情境创设的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认识信息资源管理”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选取在图书城选购图书这一场景作为本课的典型事例,模拟或通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