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两防一体化建设意见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以下简称“两防一体”)和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以下简称“两建同步”)是人民防空发展的根本方向。我市是省政府确定的“两建同步”试点城市。为切实做好“两防一体”、“两建同步”工作,积极推动现代城市建设和防空防灾救援体系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空间的有效拓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防办关于大力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促进城市建设与人防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为目标,以充分发挥人防资源在城市应急救援中的作用和兼顾人防要求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为核心,建立“两防一体”、“两建同步”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人防资源为城市防灾救灾服务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长效机制;提高人防现有资源和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防建设为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人防民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二)工作原则。坚持城市建设、民防建设、应急设施建设相结合;坚持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协调;坚持依法推进、统一规划、人本至上相统一。二、大力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一)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实现组织指挥建设自动化一是完善指挥机构。健全民防机构,增加民防职能,将人防部门纳入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把人防指挥平台作为政府应急管理备份指挥中心,明确保障措施,基本能够满足战时指挥和平时应急救援需要。二是建立指挥场所。20XX年前建立市级人防基本指挥所,购置市级人防机动指挥系统(机动指挥车),建成平时救灾、第1页共6页战时防空的人防民防应急指挥中心。各县(市、区)人防办要按照上级标准建立指挥室,配套各种设备设施。三是加强指挥协同。建立人防民防应急指挥协同机制,与本级防卫作战指挥机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立协同关系,明确各相关单位的任务和协同方式,理顺指挥关系,制定协同计划。四是制定应急预案。结合实际,修订防空袭方案,制定各类抢险救灾应急预案,适时对防空袭方案和各类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配套形成各项保障计划和平战转换措施。适时组织开展防灾救灾训练、演练。五是落实战备值班。各级人防部门要建立战备值班室,落实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健全规章制度,保持通信顺畅。(二)建立灵敏的信息保障体系,实现通信保障建设网络化一是建立指挥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建立以应急指挥中心、指挥所(指挥室)为核心的指挥自动化建设网络,实现全市人防指挥信息系统联网。二是完善空情报知系统。建立健全空情信息接收、传输、报告值班制度,开展业务训练。三是完善防空警报系统。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合理调整防空警报布局,增加和更新防空警报设备,实现固定、机动、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信号多种手段发放防空防灾警报信号。20XX年,全市规划区(含各县市区XX县区)内电声防空警报器比例达到60%以上,全市XX县区警报音响覆盖率要达95%以上。四是完善通信保障系统。建成市县互通的无线通信网络,加强机动通信系统建设,适时建设卫星、微波通信系统。五是完善城市监控系统。对全市所属重点目标、重点区位,有计划地增设防空防灾监控点,并与公安、交通、水利、铁路等设置有城市实时图像监视系统的部门和单位交连,实现城市实时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城市防护抗毁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三)建立布局合理的防护工程体系,实现人防工程建设系统化第2页共6页一是加快人防工程建设。20XX年前,城市人均占有人防工程面积达0.35平方米;20XX年达到人均1平方米的要求,全市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设施配套的防护工程体系,能够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应急避难空间。二是加强工程维护管理。人防工程的通风、给水排水、供电设施满足使用要求,防护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交通干(支)道工程畅通,人员掩蔽工程满足人员应急避难短期生存需要。三是落实工程平战转换。已建人防工程全部制定平战转换方案。平时开发利用的工程防护功能、使用功能转换,应按战术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