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肤感受器: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 2、持续用热 30~45 分钟或持续用冷 30~60 分钟会出现继发效应,适当时间为 20~30 分钟。 3、冷、热疗法效果的影响因素:方式(湿冷热优于干冷热)、面积、时间、温度、部位、个体差异。 4、冷疗法目的:○1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初期、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等;○2 减轻疼痛,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等;○3 控制炎症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牙龈炎);○4 降低体温,适用于高热、中暑。 5、冷疗法禁忌:○1 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血液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2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3 组织损伤、破裂—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4 对冷过敏;○5 冷疗禁忌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易引起冻伤。2)心前区:会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3)腹部:易引起腹泻。4)足底:可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6 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6、高热降温冰袋放置在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扁桃体摘除术后将冰囊置于颈前颌下。 冰袋使用后 30 分钟需测体温,体温降至 39℃一下,应取下冰袋。 7、冰帽目的:头部降温,预防脑水肿。要维持肛温在 33℃左右,不可低于 30℃,以止防心室纤颤等并发症。8、温水拭浴或乙醇拭浴水温:温水 32~34℃,2/3 满或 30℃,25%~35%乙醇 200~300ml。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头部置冰袋,以助降温并防止头部充血而致头痛;热水袋置足底,以促进足底血管扩张而减轻头部充血,并使患者感到舒适。体温低于 39℃时取下头部冰袋。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为拭浴禁忌部位。新生儿及血液病高热者禁用乙醇拭浴。拭浴以轻拍(拍拭)方式进行,避免摩擦生热。 9、热疗法目的:○1 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与消散;炎症后期用热,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炎症局限。○2 减轻疼痛,减轻肌肉痉挛、僵硬,关节强直所致的疼痛。○3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4 保暖与舒适,适用于年老体弱、早产儿、危重、末梢循环不良患者。 10、热疗法禁忌:○1 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引发腹膜炎;○2 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导致颅内感染和败血症;○3 各种脏器出血;○4 软组织损伤或扭伤的初期(48 小时内)—加重皮下出血、肿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