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制度——第六、七部分 临床科室布局设置与管理 (辅助科室) 一、 消毒供应中心 1. 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全院无菌物品的供应,本中心工作人员应掌握各类物品的清洗、包装规程,熟悉有关的消毒及灭菌操作技术,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保证供应的灭菌器材及敷料绝对无菌。 2. 认真执行各类物品清洗、包装、灭菌、存放等管理制度,作业分工明确,各种器械、物品和治疗包的清洗、包装应按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 3. 严格区分污染物品、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 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4. 认真做好压力蒸汽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质量监测和记录,资料存档备查。 5.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对灭菌物品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灭菌物品必要时需抽样检测,有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并认真记录质量控制过程,按要求存档,符合可追溯性要求。 6. 提供给临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必须严格检查,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存放。无菌物品过期虽然未使用,亦必须重新处理、灭菌。无菌室为万级洁净空间,注意做好有关的保养工作。 7. 供应中心人员均应熟悉本科室各种物品放置的固定位置及使用方法,用后放回原处,所有物品器材必须定时检查、补充、及时维修,器械保管、登记,每月清点一次。 8. 每日定时做好下收下送工作,保证及时供应所需要的灭菌物品,并做好物品收发统计、电脑收费等工作。 9. 供应中心人员要与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后勤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协作,并了解病区对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情况,随时征求意见,及时补充基数,努力改进工作。 10.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供应中心的各工作间(无菌物品存放间除外)的空气应每天用 O3灭菌灯消毒 1~2次,并做好记录。每月做空气培养一次,将结果存档。开启环氧乙烷灭菌器必须严格按照工作规程进行操作。物品灭菌完毕并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附:供应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 按规定由专人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染物品及器械等。 2. 回收过程中注意不能污染科室与医院的公共环境。 3. 回收物品后在污物分类台进行分类核对登记,并采用正确有效的专业技术方法进行清洗消毒。 4. 进入污染区必须戴帽、戴口罩、眼罩、穿防护服、戴手套、换鞋。 5. 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