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工程工程管理模式的实践一、 概述1、 工程概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上海航空业得到迅速开展,原有的虹桥国际机场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已经难以有更大的扩展余地,机场设施已经成为制约上海市航空运输业开展的主要因素。经过反复的讨论论证,上海市政府作出“完善虹桥,建设浦东〞的决策,决定在浦东靠近长江入海口的海边新建一座大型的国际一流的新机场,和原有的虹桥国际机场共同承当上海的航空运输任务。浦东国际机场规划占地 32 平方公里,远期规划有 4 条平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行跑道,年旅客吞吐量为 7000~80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 500 万吨。一期工程先建一条 4000 米长,60 米宽的跑道,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 20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75 万吨。航站楼是浦东国际机场的核心建筑,航站楼一期工程总面积为 30 万 m2,由航站主楼〔长 402m,宽 128m〕和候机长廊〔长 1374m,宽 37m〕两大局部组成,航站主楼和候机长廊之间以两条宽 54m 的连接廊相连。航站楼的建筑外形极富有特色,屋顶是一组轻灵的弧形钢结构,支承在下部稳重的混凝土基座上,共同构成了海鸥展翅欲飞的空间景观〔见图 1.1,图 1.2〕。航站楼的上部建筑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金属屋面板围护,展现出现代高科技建筑的非凡风采,弧形的钢屋盖和倾斜的玻璃幕墙给予建筑强烈的动态,与下部坚实的一直线条为主的混凝土结构形成鲜亮的比照。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图 1.1 航站楼平面图 图 1.2 航站楼立面图大跨度的钢屋盖使航站楼的内部空间业独树一帜,整个出发层的高架进厅、办票大厅、商业区和候机长廊四个区域形成数万平方米的无柱空间,置身于这震撼人心的空间内,人们的视线可以透过玻璃幕墙到达碧波万顷的东海,繁忙的停机坪和航站楼外优美的景点。室内大空间采纳深蓝色的金属吊顶,仅遮盖结构圆弧形的上弦,宛假设深邃无限的天穹,其下悬垂着一根根白色的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腹杆,以黑色的预应力钢索相串连,充分展现结构的力度。屋架与纵向柱列的错位布置又形成一种和谐的韵律。这种独一无二的空间效果使航站楼建筑从外观到内部都具有极强的个性,因而也极具标志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由高架道路进厅屋盖〔以下简称R1〕、航站主楼办票大厅屋盖〔以下简称 R2〕、航站主楼商业区屋盖〔以下简称 R3〕和候机长廊屋盖〔以下简称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