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中感知,在探究中发现 ——《排队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青少年宫小学 谈秀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79页例6和“做一做”。 设计意图 本着“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排队中的学问》这节一年级上学期解决问题数学课。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在理解“间隔人数”这一问题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上,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实际的排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中感悟“之间”的意思。本课教学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以解决排队中的问题,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进而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直观演示,理解“之间”的意思。 2、通过“数一数”和“画一画”的活动,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3、通过情景教学,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圆形卡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体验“之间” 1、从1数到20: 同学们,你认识了哪些数字呢?一起说一说。(学生自由说) 2、按要求数数: 你们真棒!记住了很多数字,那现在请跟着老师的要求,再来数一数吧! 从8数到16; 从12数到19; (1)12和19之间有哪些数? (2)12和19之间有几个数? 二、贴近生活,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课前先来看看这些照片(出示学生排队的照片),这些照片中告诉我们,无论是上学、放学、做早操、上课,我们都要排队。其实,我们在排队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排队中的学问) 请齐读课题。 三、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同学们爽朗的声音,让我想起上次大家去动物园的情景,真开心!今天,数学王国的小朋友也去动物园了,看,他们正排着队准备去看大熊猫呢!可是,着急的小宇遇到问题了。你能帮他解决吗? 1、认真观察情境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知道了什么?) 2.、先独立想一想,再与小组交流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