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的举措 道德与法治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可见,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学校对于达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对于学生成绩暂时落后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查找原因 1、教师方面 (1)任课教师记不住每位学生的名字,导致学生出现侥幸心理。 (2)教师缺乏应有的应对课堂问题的策略,导致课堂纪律差,影响教学质量。 (3)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上课语言做不到言简意赅,对学生评价不到位。 (4)课堂练习不充分,导致学生对当堂学习的内容不能全部掌握。 (5)对于后进生学生做不到有效辅导。 (6)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有些教师看到品社课比较简单,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 ,随 机 上课,这 给 课堂也带 来 了很大的随 机 性,老 师讲 的随 便 ,学生学得 更 加随 便 ,这 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 重要方面。 (7)教师年 龄 结 构 问题。限 于本 学科教师年 龄 特 点 ,老 教师对新 课改 不是不认可,听 了新 课改 教师的汇 报 课或 成果 展 示 课也觉 得 好 ,但是说“学不来”“不想搞花架子”。这些老教师掌握知识较单一,缺少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已习惯了“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对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更是望而生畏。这是影响教学成绩的又一原因。 2、学生方面 (1)学生不重视。对于品社课,在小升初的考试中是不作为考试评价标准的,造成了学生家长不重视,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成绩。 (2)学习态度不认真。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上课心不在焉,看着是在看书学习,实则心思已经不在课堂上;教师要求背诵的题目,学生懒于记忆;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们觉得记住就可以了,实际情况是即使背过了,落实不到书面上,学生们写不出来或者是一写就错。 二、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学校做出了以下努力: 1、加 强 集 体 备 课 集 体 备 课是上好 课的一个 重要前 提 ,因此 王 艳 校长深 入 集 体 备课。每 位 教师在参 加 集 体 备 课前 ,都 要做好 充 分 的准备 ,备 课中发现的问 题、所 做的思考以及 心得体 会 也 都 及 时 记录 下来,方便 讨 论 。在集 体 交 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