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20问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20问_第1页
1/13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20问_第2页
2/13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20问_第3页
3/13
飞天兆业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 20 问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是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的一种。它是将微型放射源碘 125 植入肿瘤组织内或受肿瘤细胞侵润的组织中。包括肿瘤淋巴扩散途径的组织..通过微型放射源碘 125 发出的持续低能量的 x 线和 r 射线,使肿瘤组织受到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使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创伤.从而使肿瘤得到治疗. 这项治疗又是个很古老的治疗方法,自 1895 年伦琴发现放射线以来,早在 1898 年居里夫人就用镭针治疗舌癌和其它表浅肿瘤.1903 年美国 Al exander Graham bell,首先提出了将放射活性源插植到肿瘤组织中的方法,开创了肿瘤近距离治疗的新纪元。但是当时因种种条件因素受限。医生和患者得不到有效的防护,肿瘤病人和医生不是死于原发病。而是死于放射病。使得这种治疗技术发展迟缓。经过一个世纪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科技不断进步,进行演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和财力,进行癌症的防治研究。先后出现了腔内治疗,管内治疗,组织间照射,术中置管和予置模型后装等。 特别是近 10 多年来,随着小剂量,低活度 b 源和 r 源放射线同位素的研制成功。对核素的剂量测量,制作工艺明显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植入技术和设备日趋完善成熟。病人近期,远期疗效得到证实,积累了很多经验。提高了肿瘤患者治愈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给放射治疗提供了强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它创伤小,放射剂量得到完全利用,高度适型,在放射治疗学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受到各国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目前应用是由三维 Tps 治疗计划定位系统,植入系统,防护系统来实现的。打破了原始的凭经验对肿瘤局部组织进行盲目穿刺的概念,靠高科技可以完成个体,优化设计,有 B 超引导和 cT/ 磁共振成像定位技术的参与,使该项粒子植入治疗更趋完善,治疗位置更加精确,靶区剂量分布更加理想,疗效更加明显。有三维治疗计划的加入,可以精确重建肿瘤的三维形态,准确设计植入粒子的位置,数量,活度,及施入路径。满足了靶区剂量的具体化,个体化的优化设计要求。这是区别于外放疗和后装治疗的优势.由于持续低剂量局部照射,做到了高剂量靶区'高度适形,放射线利用完全,损伤小,并发症低.可以对进入不同分裂周期的肿瘤细胞进行不间断的照射.损伤效应累计叠加.增殖期的细胞被杀灭,静止期的细胞进入敏感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20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