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语文试讲真题 真题一 《黄河颂》 2 3 【试讲答案】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初中语文组的 01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黄河颂》,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观看和聆听《黄河大合唱》,请大家边看边听边发挥想象,然后说 说你看和听后的感受。 师:大家谈谈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师:大家说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那么有谁知道这段音乐是在什么背景下,由谁创作产生的? 师:A 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课下一定预习过了,请坐。《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 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 年3 月,并于1941 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 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报,塑 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诵读课文,读出情感 师:学习这首诗歌,首先要学会朗读,体会诗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黄河的热情歌颂 o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一首诗呢? 师:B 同学说得真棒!要想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把握节奏和重音,其次要把握时代背景,品味诗词的语 言,调节自己的感情。请大家带着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和刚才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齐读课文,读出对黄河 的景仰和赞美之情。 三、深入研读,品析课文 师:请同学们思考,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师:C 同学说得非常正确,本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段是朗诵词,描写了民族的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岀下文的主体内容——颂黄河。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中诗人描写 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找一找诗人对黄河形象和气势的描绘的句子? 师:D 同学回答得非常完整,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都是描绘黄河形象和气势的句子。 这部分描写性的内容如果由文中一个字来领起,应该是哪个字? 师:E 同学回答得真棒!是“望”字。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 势呢?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老师来总结一下,有滚滚、奔向、惊涛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