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学生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在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中,学生自评在目前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还难以操作,包括学生自评在内的多元体育教学评价也就成了课改的难题之一。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在体育单元教学前实施学生自评,自评行为可以有效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还能以自评为依据进行分组教学和分层考核,更有效地发挥多元评价的促进作用,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发挥出学生自评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一、学生评价法的说明对学生体育教学的评价,一般是在体育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的,同时开始的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技能考核工作量大,而多元评价内容间缺少某种制约的关系,造成学生之间评价的诚信度不高,使得体育教学评价非常复杂难以操作。笔者研究发现,在体育单元教学前实施学生自评,是一种合理有序的多元体育评价形式。学生自评主要是对学生自己学习态度和情意表现的评价,是对自己在单元学习前自定目标和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属于质性评价。在体育单元教学前进行自评,可以强化自己单元学习的教学目标,约束自己体育课中的行为表现,如果在体育单元教学后自评,会受到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考核的影响,自评等级低了学生不甘心,自评等级高了似乎不诚实,所以,在单元教学前进行学生自评,启发学生理性思考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能力,制订合理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并怀着极大的热情去达成目标。笔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自评等级进行分组教学和分层考核,利用分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分层考核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学练,可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自评等级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其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基本相同,在不同等级的学习小组中,分别采用绝对性评价或相对性评价形式,激发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兴趣,促进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目标的达成,发挥多元体育教学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二、学生评价操作方法学生自评等级的选择是自觉自愿的,选择优秀等级的学生,是在优秀等级的组别中参与学习和考核,在考核中不合格或者差距比较大,说明该学生可能是学习不努力或是选择不当,在下一单元教学前,须慎重选择自评等级,这样也就制约了学生不负责任地盲目选择,有利于多元评价操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体育教学中学生自评的操作方法:第一阶段宣传准备。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多元体育教学评价的作用与意义,重点讲明在体育教学中的自评方法;其次,学生自评参照运动技能的学习内容,以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质性评价内容为主;第三,确定学生自评的优秀、良好和合格三个等级标准,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等级。第二阶段前期操作。第一,发放学生自评成绩登记表,让学生选择好自己的自评等级;第二,依据学生自评等级分成优秀、良好和合格三个学习小组,从适合学生争优上进的心理需求,对学生数进行合理调控(优秀50%、良好30%、合格20%);第三,制订不同小组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按照提优、促中、补差的原则,分成人数相等的常规教学小组。第三阶段课中实施。第一,各学习小组运动技能学习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优秀等级用绝对性考核,良好等级采用相对性考核、合格等级采用降级考核;第二,多元体育教学评价中,选择合格等级的学生群体,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关心的对象,教师将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学有所获,练有所得;第三,进行分组教学和分层考核。这种分组是动态的,下一个单元教学前,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情况,进行重新自评和重新分组。三、学生评价分析讨论多元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充分关注了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一个体育教师通常要教5~7个班级的体育课,所教的学生数在300人左右,用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不利于体育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利用学生自评进行分组教学和分层考核,构建新的多元体育教学评价的平台,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1.学生自评提高运动参与意识与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