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原理与《武火攻病法》 申志强 四川省宣汉县申志强诊所 邮编 636150 现代研究已表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在功能上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包括淋巴系统),肌肉组织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灵枢海论》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有一定的循行区域,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络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本藏》 在中医经络理论中,经络是运行气血,营养脏腑肢节的通路,是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源于血液,而将血液运输,并进行物质交换,营养脏腑组织作用的器官,只有微循环系统。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也包括淋巴液与组织液的流动,是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物质交换,向各种组织运送氧气,养料和排出废物。 微循环有三条通路:一是迂回通路,真毛细血管多,又称营养通路。在安静时大约只有20%的真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其余的真毛细血管在应激或其它条件下才转入开放状态。这是人体出现经络现象的基础之一。二是直捷通路。三是动静脉短路。在安静的情况下,大部分血液经直捷通路,小部分血液经迂回通路。 所以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经脉是微循环相对集中的区带,络脉是经脉区带以外的微循环,穴位是微循环开放的集中点。经络现象是人体微循环血管的肌肉,支配微循环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注意力集中于手上,静静默念词句时,人体内精神系统的活动会使流向手的血液循环加快,这时手心温度就提高了,这就是所谓的“意行则气行” ,“意到气到” 。(临床常用意守涌泉降压,意守百会,印堂升压。意守涌泉时,足底部微循环放开,大量血液流向下肢,脑部供血相对减少,血压就会下降。当意守百会、印堂时,意到气到,脑部供血增加,呼吸短浅,头脑胸闷,血压亦相应升高。) 上海第一医学院报道练功时的呼吸运动曲线与血管运动曲线发生相应的变化,吸气时微血管收缩,呼气时微血管舒张,血液供应增加,生化反应增强,电流循环加强,相应的电磁场也加强。 — — 以上摘自《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原理: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