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考察报告 近些年来,我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进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逐步提升,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为保障全市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一些社区居民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前不久,本人就当前**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现状和环境 **中心城区自 2001 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 2024 年底,共有 17 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单位,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诊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一是“小病买点药,大病上医院”,不信任社区。一些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位置,大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也就难怪“患者稀少门前冷”。 二是“房屋破旧,设备不全”,被人瞧不起。**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公立医院分院“换牌”的,有社会和厂矿、事业单位医院机构“转型”的,这些机构与**中心城区二、三级医院相比是“火柴靠在电杆上——差距太大”。它们有的是租破旧房子,有的是临时装修一两间店面,由于开张经费不足,也未添置医疗新设备和更多药品,致使房屋破旧、设备落后、药品不全。以**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虽然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但还比不上一个乡镇卫生院。 三是“服务单一,功能不全”,称不上服务中心。目前,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没有完全根据社区服务的要求,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康复服务,80%的都仅是开展了基本医疗服务,只有 20%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严格地说,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站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群众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设置不法律法律规范、环境欠宽松”,制约社区卫生进展。一方面,医疗机构过剩。**中心城区人口不足 30 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有 25 家,加上个体医疗诊所上百个,还有不少药房,医疗网点星罗棋布。社区服务站可以说是处在夹缝中生存,更难谈进展了。另一方面,上门管理、检查、收费的“婆婆”多。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