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村镇银行法人治理初探

村镇银行法人治理初探_第1页
1/6
村镇银行法人治理初探_第2页
2/6
村镇银行法人治理初探_第3页
3/6
1 村镇银行法人治理初探(1) 2006年12月,针对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适度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并于 2007年10月将试点由 6个省份扩大到 31个省份。截至 2009年6月末,全国已开业村镇银行100家,实收资本超过 40亿元,存款余额 130亿元,贷款余额超过 90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 70多亿元,多数村镇银行已经实现盈利。总体上看,大多数村镇银行都能够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建立了基本符合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带动了各项业务较快发展。但是村镇银行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在于自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健全。因此,本文就村镇银行的法人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法人治理。 一、村镇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一)股本构成多元化,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村镇银行应采取发起方式设立,应有一家以上(含 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 20%。截至 2009年末组建的 148家村镇银行中,属于国内大中型机构发起设立的有 26家,其中国开行6家,四大行9家,其余 11家由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 2 外资银行发起设立的有 7家;其余的由地方中小银行发起设立。从最先试点的村镇银行情况看,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独设立的村镇银行较少,社会资本参股村镇银行的比例平均超过 50%。2010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宽了村镇银行或者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允许发起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持股比例低于 20%,为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治理结构多样化,创新空间较大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村镇银行应根据其决策管理的复杂程度、业务规模和服务特点设置简洁、灵活的组织机构,对于董事会、行长、独立董事、监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等设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就目前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上看,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前者的典型例子如五家渠国民银行,后者的典型例子如福建建瓯石狮村镇银行。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由宁波鄞州银行发起设立,股东代表大会是五家渠国民银行的权利机构,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村镇银行法人治理初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