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一、卫生清洁 (一) 校园环境应以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进行随时消毒。 (二) 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无乱堆乱放、无暴露垃圾。室内地面应每天进行至少一次湿式清洁。厕所应有专人清扫、保洁、消杀,做到基本无臭味。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做到日产日清,公共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开展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避免病媒生物滋生。 (三)室内场所如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室、活动室、休息室等应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至少开窗 2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可采用排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并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 (四) 确保学校食堂安全卫生。 1.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环境整洁,确保食材不受污染。 2.生、熟食应分开存储和加工,加工流程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确保食用的肉类和蛋类彻底煮熟。 3.食堂作业人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等。 4.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五) 加强水质卫生管理,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要加强对饮用水安全自查工作,做好饮用水的安全监管。做好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 (六) 学生宿舍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室内地面清洁,室外无乱堆乱放,室内要勤通风,每日勤开窗。 (七) 加强不明来源动物监控,如出现不明来源的动物,应及时处理,避免师生接触。如设有动物房的学校,在使用动物房内现有实验动物时要切实做好消毒工作,确保人员安全、环境安全。实验动物尸体须按规范统一进行安全处置,严禁将动物尸体通过丢弃垃圾桶、挖坑掩埋等方式处理。 二、日常预防性消毒 在疫情期间,应加强校园内各类场所和公共设施的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照射不少于 1 小时, 每天一次。在无人条件下开启。 2.空气消毒机消毒: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 (二)空调滤网消毒 空调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 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每月清洁消毒一次。疫情防控期间,建议暂停使用中央空调。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1.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