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预备的基本方法 (techniques for root canal instrumentation) 一. 根管预备技术的基本概念 经过髓腔预备后,根管的预备过程可简单分为根管冠2/3 预备和根尖区预备。传统的根管预备方法是首先预备根尖区,然后逐步后退预备根管上部,称为逐步后退法(step-back technique)。另一种方法是先预备根管的冠2/3,然后再预备根尖区,称为冠向下法(crow n-dow n technique)或步进法(step-dow n technique)。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预备根管,均需达到以下目标: 预备后的根管应具有从根管口至根尖的连续锥度; 保持根管原始的解剖形态; 保持自然根尖孔的位置和形状。 根管预备技术中相关的概念 根管通畅锉(canal pa tency file):根管预备之前首先要了解整个根管的走向并做到根管通畅。一般采用 08#或 10#预弯的K锉进行根管通畅;有学者主张细小根管锉(8#或 10#)在进行根管通畅时可以超出根尖孔 1mm,有利于清除残存在根尖狭窄部的感染物,不会造成根尖周的不可逆性破坏或影响愈后,但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和预备完成以后,应保持根尖孔的通畅,同时尽量不要让器械再超出根尖孔。 初锉(Initial apical file,IAF ):从细小根管锉(08#,10#,15#,20#,25#)开始尝试,能深入根管达到根尖狭窄处,并在抽出时有紧缩感(sensation of tightening)的最大号锉,称为初锉。例如,10#锉能宽松地进入根管,无紧缩感;而 20#锉不能达到根尖区;15#锉既能达到工作长度,又有紧缩感,15#锉即定为初锉。 主锉(Master apical file,MAF ):根尖预备完成的最大号锉,一般根据初锉(initial file)的不同,每个牙齿的主锉(MAF)不一。临床普遍采用的标准是主锉应比初锉大 2-3号,至小应扩大至 25#,便于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并利于根管充填。将所有后牙根管都预备到40#或前牙根管都预备到 80#也是错误的,会造成根管的过度预备。 根尖预备完成后,主尖锉应宽松无阻力到达工作长度,向根尖方向加压遇到阻力,表明有根尖止点形成。 回挫(recapitulation file):根管预备过程中,在换下一号锉预备之前,可以使用小号锉再次到达根管全长,以达到消除台阶、保持根管通畅、带出残屑的作用。当做根尖部预备时 ,可使用初锉或前一号锉回挫;当做逐步后退和根管上2/3预备时,可以采用主锉回挫。 二. 根管预备的基本技术 根管预备的技术方法很多,主要介绍逐步后退法(step-back technique)和冠向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