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桥涵设计说明

桥涵设计说明_第1页
1/6
桥涵设计说明_第2页
2/6
桥涵设计说明_第3页
3/6
312 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镇江 B 2 标段施工图设计 说 明 第 1 页 共 139 页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编制: 复核: 审核: 审定: SⅤ-1(1/7) 1 设计标准 1.1采用的规范和规程 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2.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3.部颁《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4.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5.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6.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7.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8.国颁《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97)。 1.2设计标准 1.新建桥涵设计荷载:汽车一超 20级,挂车-120; 拓宽改造桥涵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2.新建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100; 3.桥梁宽度: 本标段为城镇段,设 1座中桥,桥梁全宽均为 50m,快车道净 11.5m,慢车道净 4.75m,桥梁按两幅上下行并列的桥梁布置,两幅桥梁的中间间距为 8m,快车道与慢车道间相距2m。快车道内侧采用组合护栏,宽 0.5m,外侧采用波形梁护栏,护栏座宽 0.75m,慢车道内外侧均采用波形梁护栏,护栏座宽 0.75m。 4.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桥位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5.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9°20′。 6.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2 设计说明 2.1沿线水系分布 镇江 B2施工标段内有 1条较大的河流,长山引水河,为灌溉河流,无通航要求,河流水位基本稳定,流速不大,采用桥梁跨越。其它还分布有一处供泄洪和灌溉用的小河沟,设计采用涵洞。 2.2地质情况 2.2.1水文地质条件 桥位区地下水为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补给影响。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环境地质条件,据水质分析试验成果,桥位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2.2工程地质条件 沿线为长江二级阶地和为宁镇山脉丘陵地带,沿途分布有剥蚀残丘、山间洼地及长江二级阶地等地貌单元,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剥蚀残丘(局部地段基岩已裸落)其工程地质条件好;山间洼地由于分布有 2-1软塑、流塑的亚粘土,该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液性指数大、高压缩性等特点,工程性质差,为地基的软弱下卧层。 经勘察,长江引水河桥桥位处下伏基岩为角砾岩,中等风化的埋藏深度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桥涵设计说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