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8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肿瘤内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讨论 近年来,随着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也日益增多,护理工作日益繁重。相对其他科室,肿瘤科的放化疗、癌痛、PICC、输液港等护理专科性较强[1],如何更好地提高肿瘤专科护理质量、保证专科护理安全尤为重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评价及促进护理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具,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商量热点[2]。2024 年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商量中心建立了以 6家医院为基础的中国护理质量数据采集平台雏形[3],编制了压疮、跌倒、床护比等 12 个重要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被广泛应用。但该 12个指标均为一般病房的共性指标,在专科护理的监控上缺乏特异性。目前,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商量较多集中在急症、老年、妇儿、手术室等方面[2],在肿瘤专科方面尚较为少见。为了更进一步推动本院(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肿瘤专科护理管理质量,在共性指标的基础上,2024 年 7 月—12 月商量者将肿瘤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应用于本第 2 页 共 8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院肿瘤内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肿瘤内科共设床位 57 张,年收治恶性肿瘤患者 3500~5000 例次。护理人员共有 23 名,均为女性,年龄(32.11±3.37)岁;工作年限 1~23(10.11±6.41)年;学历:本科 6名,大专 16 名,中专 1 名;职称:主管护师 4 名,护师 12 名,护士 7 名。1.2 肿瘤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确立及监测。1.2.1 成立肿瘤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监控小组。以肿瘤内科为护理单元,成立科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控小组,共 9 名成员,由护士长担任监控小组组长。职称分布为主管护师 3 名,护师 6 名;学历分布为本科 4 名,大专 5 名。全部成员在肿瘤内科工作 7 年及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阅历及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较好地推断、观看及处理肿瘤内科病房的各项护理问题及并发症。结合监测小组成员自身的专业特长及承担的科室角色,通过会议协商 ,分工负责各项监测指标,如本科室 PICC 小组专员则负责第 3 页 共 8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PICC 管道相关方面的监测,苦痛小组专员则负责苦痛管理方面的监控。1.2.2 肿瘤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确立及监测。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苦痛评估法律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