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2 近代中国经济构造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海南单科·T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主线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绪点拨】解答本题应从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材料中的信息入手。【精讲精析】选 B。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求富”,再结合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几被洋人占尽”、“ 纾商民之困”“ 自强”,可以得出 B 项为对的答案。2、(·山东文综·T11)表 2 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设置的厂矿数量记录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也许是( )表 2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 B.31 C.73 D.193【思绪点拨】本题考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解答本题要再现民族工业在 1872-19 发展状况,判断得出。【精讲精析】选 D。1872-19 间,受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其体现重要特征是轻工业发展迅速,而其中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结合表格中其他行业的数量,D 项最为符合3、(·海南单科·T1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即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应了( ) A.纸币无法用于购置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思绪点拨】解答本题应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南京解放前夕”入手,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精讲精析】选 D。结合南京解放前期的社会状况,当时的通货膨胀现象严重,“薪水”换成银元恰好阐明了银元币值较为稳定,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C 两项从材料内容看是错误的。二、非选择题4、(·江苏单科·T22)(13 分)老式经济社会构造的近代更生常常伴伴随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渐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假如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种老婆婆,年龄已经七十多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