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二部分 西方经济学 90五、解释术语12 期望效用【才思教育解析】期望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也许获得的多种成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假如用 P 和 1-P 表达两种成果 W 和 Q 发生的概率,则期望效用函数可记作EU=PU(W)+(1-P)U(Q),也可以写成 E{U[P,(1-P);W,Q]}13 隐含成本【才思教育解析】指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资源(包括企业家的劳务,自己所拥有的资本等)相联络的成本。它反应的是这些资源对应的可以用在别处的这一事实,应当包含在厂商的总成本之中。在计算厂商总成本的时候,假如忽视了厂商的隐含成本,将会使决策严重失误。14 自然垄断【才思教育解析】自然垄断的一种特征是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伴随产量的增长而递减,也就是说,存在规模经济。这重要是由于,这些行业的生产技术需要大量的固定设备,使得固定成本非常大,而可变成本相对小,因此平均成本曲线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然是下降的。一般来说,供水行业,供电行业,通讯行业等都具有这一特征。例如,供电设施需要大量的固定设备,一旦供电系统建成后来每生产一度电所增长的可变成本是很小的。15 潜在的 GDP【才思教育解析】一种国家在正常强度下,充足运用其生产资源可以生产出的 GDP。因此也叫“充足就业的 GDP”,反应一种经济的潜力。16 货币幻觉【才思教育解析】“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 1928 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置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当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置力、“钱”的潜在价值尚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终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17 购置力平价【才思教育解析】平价是指一国金融当局为其货币定的价值,常以黄金或另一国家的货币来表达。购置力平价的出发点是,每一种货币在本国均有购置商品和劳务的能力,根据所谓同一价格定律,即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置力应相似,因此,不一样货币购置力的比率就构成了互相间汇率的基础。尽管货币的购置力难以衡量,但由于货币购置力与价格水平成相反向关系。根据购置力平价理论,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