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第十四章理解电路知识点总结一、电是什么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2、电荷间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若互相吸引,也许带异种电荷,还也许一种带电另一种不带电。若互相排斥,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电是不会凭空产生的)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带等量的正电。 能的转化:机械能 →电能4、验电器是用来检查物体与否带电的仪器。(1)验电器构造特点:金属球,金属杆,绝缘塞,金属箔(2)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3 )验电器还可以粗略地比较物体所带的电荷量。(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用 Q 表达。“国际制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 C”。)5、静电感应:带电体与不带电的导体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互相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同种电荷会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6、静电的应用应用:避雷针、静电复印、静电涂漆、静电植绒 问 1:毛皮与橡胶棒相比,哪个更容易失去电子?丝绸与玻璃棒相比,哪个更容易得到电子? 问 2:你有几种措施检查物体与否带电?(1)运用带电体的性质(2)运用验电器(3)运用电荷间互相作用的性质 问 3: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摩擦起电、静电感应二、让电灯发光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构成的电流通路。电源:构造(正负极),功能(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电荷可以分为两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因此在理解电流的形成这一内容时,应注意如下三点:(1)电流也许只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电流也许只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3)电流也许是由正、负电荷同步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3、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1)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那么按照定义,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那么它的电流就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2)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电路接通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开关、用电器等流入电源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