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 小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般要做到意思准确,语言通顺、简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培养把文章由厚读薄,即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课题扩充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草船借箭》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 最 后的态 度,然 后稍 加整理 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 妒 忌 诸葛亮,要求 他 十天 之内改 造 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 自 叹 不如。学会从 课题人 手 ,也 就悟 到了“概括” 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二、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如《落花生》一课,第一段讲的是我们种的花生居然收获了,第二段写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花生,第三段写的是一家人议论花生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把这三段的意思串联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即:我们种的花生收获了在吃花生的过程中我们谈论花生的用处让我们明白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六要素串连法。一篇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因素。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就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毽子里的铜钱》这篇文章就是就可以这样来概括它:我十岁左 右 的一天 ,烤 山 薯 的老 人送 给 我两 块 烤 山 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