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卫生计生工作要点20XX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深化卫生计生综合改革和计生政策调整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人人享有基本卫生计生服务为目标,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一、以公立医院改革为抓手,全面深化卫生计生综合改革1.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深化县级公立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确保顺利通过省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验收。2.提高新农合制度保障能力。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全县农民自愿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474元左右。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75%,门诊统筹补偿比例达50%。全面推进新农合基金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3.巩固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按要求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落实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结算、管理、使用的政策措施,开展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充药品遴选工作,制定全县药品(基本药物、常用低价药品、补充药品)采购使用目录;对全县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测。4.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稳定长效的补偿机制,深化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编制、人事薪酬改革,巩固基层医改成效。进一步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不断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探索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培养和岗位培训,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筑牢农村卫生工作服务网底。5.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1页共6页和《XX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的要求,认真落实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任务,严格考核兑现,进一步提升全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和规范服务能力与水平。6.加快建设卫生计生信息化。推进县乡卫生计生医疗服务单位信息化建设,实现人口健康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初步形成集多种功能信息为一体的居民健康卡规范化应用流程,让智慧医疗走进百姓生活。促进计划生育业务系统有效运行,深化与各部门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全面提升全员人口信息数据质量。二、以落实基本国策为根本,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6.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意见》(宜府发〔20XX〕19号),切实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在生活保障、养老照料、大病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遇到的困难。7.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整合利用资源,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幼保健机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口素质。认真落实“一法两纲”和国家“降消”项目,扎实推进技术服务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妇幼卫生重大公共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认真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全面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开展无意外妊娠村居和单位创建,提高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降低出生人流比。全面完成避孕药具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任务。8.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以创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示XX县区”为抓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务、村务和办事“三项公开”,促使重心下移、以村(居)为主,平衡发展。进一步做好出生实名制登记,提高全员人口主要信息完整率。大力开展村(居)计划生育无纸化办公。继续清理规范村(居)帐表卡册,减轻基层负担。加强社区计划生育网络建设和基础性工第2页共6页作,健全“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机制。指导基层熟练运用村居在线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