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武威市贫困人口状况调研报告

武威市贫困人口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1/16
武威市贫困人口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2/16
武威市贫困人口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3/16
- 1 - 武威市贫困人口状况调研报告 武威市扶贫办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对“十五”期间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和目前贫困人口分布及生活现状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针对我市贫困人口生活现状、主要致贫原因、解决温饱措施以及贫困监测等主要问题,我们组织市、县、乡三级相关人员,历时一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五”期间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一)贫困人口变化趋势 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国家确定我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古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民勤县湖区乡镇及南湖乡、凉州区张义镇(包括已撤并的上泉乡)被省上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乡。确定重点乡镇36个、村316个,贫困人口38.5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7.98万人,低收入人口30.57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24%。“十五”期间,23.69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绝对贫困人口4.80万人、低收入人口18.89万人),贫困面由23.9%下降到14.5%,下降了9.4个百分点。2001—2002年11.19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绝对贫困人口1.13万人、低收入人口10.06万人),2002年底监测剩余贫困人口27.36万人,贫困面为17%;2003年4.93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绝对贫困人口2万人、低收入人口2.93万人), 2003年底监测剩余贫困人口26.62万人,贫困面为16%;2004年4.33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绝对贫困人口1.43万人、低收入人口2.9万人), 2004年底监测剩余贫困人口23.12万人,贫困面为14%;2005年3.24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绝对贫困人口0.24万人、低收入人口3万人), 2005年底监测剩余贫困人口23.41万人,贫困面为14.5%。(见贫困人口监测数据、贫困人口解决温饱数据折线图) - 2 - 0510152025303540武威市38.5527.3626.6223.1223.41古浪县16.6212.361210.5911.41天祝县10.68.98.947.317.22民勤县6.232.522.292.061.93凉州区5.13.583.393.162.85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0123456789101112武威市11.194.934.333.24古浪县4.262.212.121.4天祝县1.71.640.741.3民勤县3.710.590.390.13凉州区1.520.491.080.412001-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二)贫困人口变化主要特征 1、扶贫成本增加,减贫速度趋缓。由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加之地处偏远,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资金投入要比川滩地区大好多倍,而这些地区天气干旱,自然条件严酷,群众生活十分困难,解决温饱速度非常缓慢。 2、扶贫成果呈波动趋势。“十五”期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武威市贫困人口状况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