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建设条件 2 .1 沿 线 自 然 地 理 条 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2 .1 .1 地 形地 貌 路线区位于湖北省南部,地处江汉平原与鄂东丘陵山地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按地面高程、切割深度和地形形态,可分为平坦状平原、垄岗-丘陵及山陵重丘三种基本类型,地面高程介于 22-543米之间,区内地貌划分为以下三种成因类型。 图 2-1 武深高速公路(嘉鱼~通城段)沿线地貌图 1、冲湖积平原地貌区 在线路起点处沿长江、西梁湖两岸呈条带状或弯月状不对称地分布,组成一级阶地、漫滩和河道。由于区内河流相对发育规模较小,多为径流里程小于 10km的小溪流或人工沟渠,起连接湖泊水网的作用,故该地貌一般不发育。 冲湖积平原地貌 垄岗-丘陵地貌 2、剥蚀堆积垄岗-丘陵地貌区 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北部嘉鱼、赤壁的广大区域,及南部的大沙坪盆地,该分区地貌显示低矮的垄岗-丘陵地貌,切割较浅,形态显示浑圆状,丘坡略凸,沟谷宽广,山丘、垄岗上部及沟谷低洼地带和河流两岸多由第四系松散堆积、冲积层所覆盖。 3、构造剥蚀浅切割低山地貌区 分布于调查区崇阳县境北部,区内地势总体表现为山系连绵,沟谷曲折,山脊线明显,狭长而弯曲多变,峡谷、巉岩时而见及,水系呈树枝状,沟谷呈“V”型和“U”型,地形条件较复杂,通行条件较为困难。 低山地貌 低山、丘陵地貌分界 2 .1 .2 区域地 质概况 项目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坪与幕阜山台拗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拟建线路地处咸宁台褶束与大冶褶皱束两个三级构造单元之间。区内褶皱、断裂发育;中元古界基底中早期构造为近南北向的紧闭同斜褶皱,分布局限,经过长时期稳定地台发展阶段,其上覆发育巨厚的沉积盖层,经印支运动抬升成陆。线路区主要受中生代形成的构造行迹和构造体 2 系影响,在燕山运动早期褶皱定形,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褶皱,和与之相伴的脆性断裂;燕山运动晚期喜山运动,形成一系列北北东向断裂,及陆相红色盆地沉积,其构造环境较为复杂。 图2-2 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嘉鱼至通城段构造纲要图 2.1.2.1 褶皱 路线区内褶皱发育,褶皱轴向大致呈北东向及近东西向平行排列,属背斜开阔向斜紧闭的隔槽式褶皱,从北至南主要有: 1、高铁背斜(东端) 高铁背斜(东端)地处线路起点附近,背斜轴向北东60°(东端),核部出露志留系碎屑岩,两翼依次出露石炭系、二叠系。线路地处背斜南东翼,线路基本不涉及该背斜。 2、密泉湖向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