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间 应 酬 交 际 手 册 施 培 增 ( 整 理 编 撰 ) 乙酉年 春 1 目 录 第一部分 称谓类 一、 称谓1 二、 亲属的称呼 2 (一)父系亲属 2 (二)母系亲属 4 (三)兄弟姐妹亲属 6 (四)夫家亲属 9 (五)妻家亲属 10 (六)晚辈亲属 12 三、 两人以上合称呼 13 四、 对单位和社会人员称呼 15 五、 恋爱婚后书信称呼 17 六、 对殁后人称呼 17 七、 客套语称呼 18 第二部分 祭文 一、 概念解说 21 二、 格式内容 21 三、 祭文范例参考 22 祭师文 22 祭祖父文 23 祭祖母文 24 祭父文 24 祭母文 25 祭伯叔母文 25 祭岳父母文 26 祭亲家文 26 祭夫文 26 祭妻文 27 祭兄弟文 27 祭姐妹文 27 祭父冥诞文 29 冥婚文 29 清明祭祖文 30 祭炎帝神农氏文 30 四、家属答谢词 32 第三部分 祭祀仪注 33 公祭仪注 33 丧事祭奠唱和 34 孝男祭仪注 36 祀后土仪注 36 点主仪注 37 点像仪注 37 出殡墓口应备之物 37 第四部分 三载对联选 3 8 第五部分 有关农历四季月份的有趣别称39 2 第一部分 称谓类 一、称谓 称谓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当一个人在呀呀学语时,父母亲就教他称谓知识:“叫妈妈”、“叫爸爸”。人们离不开社会交往,不论在家庭,在学校以至走入社会,每天都要在口头上或文字上称呼别人;同时,也被别人称呼,有时还得自已称呼自已。称呼别人叫“称人”,别人称呼自已叫“人称”;自已称呼自已叫“自称”。 人的称谓,历来十分讲究,古人留下的著作也多。古今不同,雅俗有别。人们在交往中,因彼此关系不同,称呼必须长幼有序,敬谦适当。无论口头交际或是著文拟件,信函往来,称谓应该恰当、得体,若不注意,发生差错,就会贻笑于人,产生不愉快,甚至引起对方的恼怒。今天,既有许多老称呼,也有许多新的称谓,要善于监别和正确运用。不少年轻人称谓知识贫乏,见了人或者写信时,都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使自已十分尴尬。因此,补好 称谓知识的课 ,是十分必要的。 称谓有口头、文字和习 惯 上的运用。在某 些 地 区 ,还要特 别注意尊 重 当地 的特 定习 俗。要根 据 不同的情 况 予 以区 别,避 免 误 用或不当。口头称呼简 单 一些 ,顺 乎 习 惯 ,文学上的称呼则 宜 准 确。例 如称伯 父或叔 父的儿 子 ,文字上称“堂 兄 ”或“堂 弟 ”,口头称呼则 省 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