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选用金属跟酸反应。那么用哪种金属,用哪种酸为最好呢? 一、 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 (实验)取四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镁条、锌粒、铁钉、铜片,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 mg 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fe 反应速率过慢,因此常选用锌为最合适。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收集方法 1. 制备装置: 完整的气体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即发生反应生成该气体的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气体发生装置的确定,要依据反应原理,特别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氢气所用的锌是颗粒状固体,所用的稀硫酸呈液体,常温下两种药品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由此可见,只需用容器将锌和稀硫酸盛放在一起,并将产生的氢气通过导管导出即可。因此组装发生装置应包括盛装药品的反应容器(大试管、广口瓶、锥形瓶、烧瓶等均可),用于封闭反应容器口的胶塞,穿过胶塞用于导出氢气的玻璃导管(用试管或烧瓶作反应容器时还 需用铁架 台 固定)。这 种装置是最简 单 的氢气发生装置,如 下图 (a)、(b)所示 。 (a) (b) (讨论)但这种发生装置的缺点是必须当锌和稀硫酸中至少有一种完全反应后该反应才能停止,如何使制取气体的过程连续呢? 实验中常加一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分次加酸来控制反应,如下图所示。 长颈漏斗下部必须浸泡在酸液中,为什么呢? 此时将导气管一端堵死,观察实验现象。如学生看不清楚,可重复几次,并提示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请同学简述现象,分析原因) 展示启普发生器,介绍部件名称,作用,介绍使用方法。 2. 气体的收集: 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该气体的收集方法而定。氢气的收集方法有两种: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最小)和排水法(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如图(e)、(f)所示。 (e) (f)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难于验满,因此收集氢气的最佳方法是排水法。 注意事项:仪器连接好以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制取氢气;将锌粒装入试管时,应将试管倾斜,使锌粒滑入试管底部,以免直接投入时砸破试管底;对产生的氢气经验纯后再收集或直接应用;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置在桌上,防止氢气很快逸散。 三、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实验操作:用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然后按上述方法再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