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水库与坝区渗漏的工程地质条件 一、水库渗漏的类型 库区渗漏:c、d :通过库岸分水岭向邻谷或洼地由河 坝区渗漏:a、b:a─通过坝基渗向坝下游 b─通过坝肩渗向坝下游 二、库区渗漏的地质条件 暂时性; 库区渗漏类型 永久性: (一)地貌条件 1、山区:①库区周围山体单薄 ②邻近又有低谷或洼地 ③存在连同库区和临谷的渗漏通道 ④当低谷底面标高低于水库水位时发生渗漏,且河谷切割越深,则 位差越大,则渗流量越大 2 、.平原地区,河谷河间地块比较单薄,则可能产生渗漏,特别注意古河道的渗流通道 (二)岩性条件:(提供渗漏通道) ➢ 1 .强透水层:第四纪松散岩层(砂卵砾石层) ➢ 2 .不可溶性岩:贯通库区内外的古风化壳、 结构松散的砂砾岩、岩浆岩的气孔构造、杏仁构造、竖状节理构造 ➢ 3.可溶性岩:岩溶通道三种类型 大型集中渗漏带:溶洞、暗河、落水洞 中型溶蚀断裂带:溶扩的断层、大的节理 小型溶隙、溶孔带: (三)地质构造条件 ➢ 1.具有连通库内外的不整合面、裂隙带、大 的断层,特别是未胶结或胶结不完全的断层破碎带,都是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 ➢ 2.背斜和向斜核部伴生的节理密集带或层间剪切带可能成为渗漏的通道 ➢ 3.岩溶发育地带,向斜谷与背斜谷渗漏的地质构造条件 ➢ 向斜谷:当有隔水层发育谷底,则不发生库区渗漏;当无隔水层,则可能发生渗漏 ➢ 背斜谷:可能顺着岩层倾向发生渗漏 (三)水文地质条件 1 、 潜水 此时有四种情况: a.建库前的地下水分水岭高于水库正常高水位,建库后一般不会产生向邻谷渗漏,如图(a)所示。 B.建库前的地下水分水岭低于水库水位,则蓄水后将会向邻谷渗漏,如图(b)所示。 C.地下水分水岭虽略低于水库正常高水位,但由于蓄水后库水的顶托作用,地下水分水岭最后可能略高于库水位,库水不致外漏。在分水岭很宽厚、岩土体的透水性较小时,库水更不会外漏。 D.建库前地下水就从库区河谷流向邻谷,蓄水后水头更大,渗漏更严重,如图(c)所示。 2、承压水: (或建库后可能出现的承压水)。只要透水层穿过了分水岭,而其两端分别在库区和邻谷(或低洼地)出露,且其出露高程均低于水库正常高水位,则库水就能沿透水层以承压水形式流向邻谷。 当建坝前库区有承压水露头时,只要泉水口高程超过水库正常高水位且其内部通道没有与低处泉水串通,则库水就不会沿该承压含水层漏走。若泉水口高程低于库水位,库水能否沿承压含水层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