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整理分享浅谈联合体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我们一直羡慕一些国外著名的建筑承包商,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经常可以合作共同承接一个项目,根据事先协商好的各自需负责岗位派驻管理人员,组成一个有效的管理团队,最终分得共同努力所取得的经济利益。在国内,强强联合、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等等的这类名词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以及领导们宣贯的战略规划中,而且确实也有成功的范例,但更多的结果是这种’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美好愿景都在各自企业的利益算盘的拨打中渐渐淡化消失了。到底是因为什么?也许会说我们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我们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职业化程度还不够等等种种原因。这种分析不无道理,但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做的更好?我们可以试着从一个中建联合体项目的参与者的讲述中,发现联合体总承包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客观的思考。一、为什么要联合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强强结合,一种新的项目承包模式一联合体项目部慢慢随着一些超大型重点项目的中标和实施而呈现在人们眼前。联合体项目,顾名思义就是由两家以上的项目施工管理企业共同参与工程的投标、实施管理、竣工结算等的项目。从上海环球大厦、央视新台址等项目的中标,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出中建总公司牵头将旗下优势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投标所带来的经营成果。中建所辖各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优势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但当他们各自面对一个体量超大、技术复杂、管理头绪混乱的项目时往往会发现自身的优势无法弥补所欠缺的方面,与其它竞争者无法拉开距离。但当我们把有优秀总承包管理理念的中建国际、有丰富技术经验积淀的中建一局、有超强钢结构施工设计能力的中建三局等单位结合在一起时,人力调配、方案编制、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互补后体现出的全方位优势是国内任何一个竞争者都无法撼动的。从投标时就决定了的联合体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在中标后真正实施时如何继续体现联合体的优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二、联合中易出现的问题1.联合管理,谁说了都不算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联合体项目部的现场最高权力机构往往是项目班子,项目班子都是由联合体各个股东单位派驻的代表组成,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所在股东单位利益考虑,不同意其它股东代表提出的议题,往往造成一些有利于项目整体利益的建议或意见无法实施;再有一种情况是一家股东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