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 1、普通快滤池:指传统的快滤池布置形式,滤料一般为单层细砂级配滤料或煤、砂双层滤料、冲洗采用单水冲洗、冲洗水由水箱或水泵供给。 2、自由性余氯:当水中存在不以氯胺形式的没被消耗的氯,称为自由性余氯。化合性余氯:在规定的接触时间终了时,以氯胺(一氯胺、二氯胺、三氯按)和有氯胺形式存在的余氯。 3、滤料不均匀系数 K80:d80 是通过滤料重量 80%的筛孔孔径;d10 是通过滤料重量 10%的筛孔孔径;k80=d80/ d10,它表示滤料粒径的不均匀系数 K80。 4、给水水源杂质:按不同原则,可以对天然水体中的杂质进行分类(1)按水中的杂质的尺寸,可以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三种。(2)从化学结构上可将水中杂质分为无机物、有机物、生物等。(3)按杂质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物和污染性杂质。 5、同向絮凝:由水力或机械搅拌所造成的流体运动引起的颗粒碰撞聚集称之为同向絮凝。 异向絮凝:两个胶体颗粒向不同的方向运动而发生碰撞聚集的情况。 6、截留沉速:在沉淀区始端位于水表面的颗粒处于最不利位置,如果这个颗粒的运动轨迹恰与池底末端相交,那这一粒径的颗粒恰在此时能全部沉淀,这个恰能沉淀的速度称为截留速度。 7、滤料级配:滤料级配是指滤料粒径范围及在此范围内不同粒径的滤料所占的百分比。 8、截留沉速与表面负荷率:颗粒的截留沉速 u0 与沉淀池表面负荷 Q/A 相等。但含义不同,表面负荷代表自池顶 A 开始下沉所能全部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速;而截留沉速 u0 反映了沉淀池所能全部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速。 9、滤料粒径级配:指滤料中各种粒径颗粒所占的重量比例。 10、吸附架桥作用:指分散体系中的胶体颗粒通过吸附有机或无机高分子物质通过架桥连接,凝集为大的聚集体而脱稳聚沉。 压缩双电层作用:通过压缩双电层使胶体颗粒的双电层变薄,排斥能降到相当小时,两胶体颗粒接近时,就可以由原来的排斥力为主变成吸引力为主,胶体颗粒间就会发生凝集。 吸附-电中和作用:指胶体颗粒表面吸附异号离子、异号胶体颗粒或带异号电荷的高分子,从而中和了胶体颗粒本身所带部分电荷,减少了胶体颗粒的静电斥力,使胶体颗粒更易于聚沉。 网捕-卷扫作用:指投加到水中的铝盐、铁盐等混凝剂水解后形成较大量的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水合金属氧化物沉淀,当这些水合金属氧化物体积收缩沉降时,会像多孔的网一样,将水中胶体颗粒和悬浮浊质颗粒捕获卷扫下来。 11、助凝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