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口近代租界风貌保护街区历史沿革武汉地区古称夏汭,系古楚国云梦泽遗迹。由于地处中原腹地,长江与汉水交汇,城市地位位臵极其优越,它是中国内陆水陆交通的枢纽。“控长江中游之咽喉,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历史上素称“九省通衢”。武汉的城市建设沿长江与汉水两岸展开,由于两江穿插市区,天然形成了武昌、汉阳、汉口三足鼎立的局势。汉口租界的产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依持不平等条约辟汉口为长江对外的通商口岸开始的。从1861 年英国第一个在汉口开辟租界开始,依照立约时间算起先后有英、德、俄、法和日本这五国在汉口设有租界。各租界设立的时间、面积、收回时间详见表1。表1 租界名称 设立时间、面积 扩展日期、面积 总面积 收回时间 英 1861 年 3 月 21 日《英国汉口租地条约》458.3 亩 1898 年 8 月 31日《汉口新增租界条款》337 亩 795.3 亩 1927 年 3 月 15日,设立第三特别区 俄 1896 年 5 月 21 日《俄国汉口租界租约》414 亩 414 亩 1925 年 3 月 1 日,设立第二特别区 法 1896 年 6 月 2 日《汉口法国租界租约》187 亩 1902 年 11 月 12日《汉口法国租界拓展新界条款》305 亩 492 亩 1945 年 8 月 14日(1943 年 2 月23 日),法国维希政权曾向日伪交还租界权 德 1895 年 10 月 3 日《中德汉口租界租约》600 亩 600 亩 1917 年 3 月 14日,设立第一特别区 日 1898 年 7 月 16 日《汉口日本专管租界条约》247.5亩 1907 年 2 月 7 日《日本添拓汉口租界条约》375.25 亩 622.75 亩 1945 年 8 月 14日 合计 2924.05 亩 汉口租界范围均属现江岸区辖区;大致上起江汉路下至麻阳街,东起沿江大道西止中山大道集中在这一片沿江狭长地带,共计2924.05 亩的范围内。起初,汉口租界区的建设主要集中在沿江大道一线,形成滨水地段建筑群。以后随着租界区不断扩展,城市建设开始向内部纵深发展形成块状街区。汉口旧租界的特点是沿江设臵,位臵集中,背靠京汉铁路,水陆交通都非常方便。虽然各国租界的内部建设大多是各自为政,但由于租界相互毗连,又不得不考虑内外的交通联系。尤其是因为英租界开设较早,已经形成了城市地段的基本格局导致后来租界区在总体上统一了布局。沿江边开辟码头,设仓库与货场,便于水上运输与集散。辟沿江主干道并布臵大型公共建筑,以改善江面景观。租界区西部外围(今中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