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物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标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主题一 物质 主题二 运动和相互作用 主题三 能量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科书编写建议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四、学生学习评价建议 第一部分 前 言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 课程,而且还 应重视 对学生终 身 学习愿 望 、科学探究能力、创 新意 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 养 。因 此物理课程的构 建应注重让 学生经历 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 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 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 ,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 学科的融 合 ,使 学生得 到全 面 发展。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