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沉淀池相关整理

沉淀池相关整理_第1页
1/15
沉淀池相关整理_第2页
2/15
沉淀池相关整理_第3页
3/15
沉淀池总结 1 沉淀的基础理论 1 .1 概述 沉淀是水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场的作用下产生下沉,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这种工艺简单易行,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是整个水处理过程中的某一工序。 在典型的污水处理场中,沉淀的四种用法: 用于废水的预处理:如沉砂池; 污水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初步处理:初沉池; 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沉池; 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污泥浓缩池。 1 .2 沉淀的类型 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强弱、浓度的高低以及可沉降颗粒的性质(如密度等),沉淀通常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如表 1 : 表 1 沉淀类型 分类 特点描述 例如 自由沉淀 1 、 悬浮物浓度不高,而且不具备凝聚性能,离散沉淀,没有外界干扰,非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降; 2 、 沉降过程中,颗粒的形状、粒径和密度不变,呈离散状态匀速沉降。 沉砂池、初沉池前期 絮凝沉淀 (干涉沉淀) 1 、 悬浮颗粒浓度不高,通过加絮凝剂等手段,使颗粒互相聚集增大形成絮凝团而加快沉降; 2 、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形状、粒径和沉速是变化的,沉淀的轨迹呈曲线。 初沉池后期、二沉池前期、给谁混凝沉淀 区域沉淀 (分层、拥挤沉淀) 1 、 水中悬浮物颗粒浓度较高,在下沉过程中将彼此干扰,在清水与浑水之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浑液面),并逐渐向下沉降移动。 2 、 颗粒浓度大,相互间发生干扰,分层。 高浊水、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初期 压缩沉淀 1 、 悬浮物颗粒浓度很高,颗粒间相互挤压,相互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下挤出,污泥得到浓缩。 二沉池污泥斗中和浓缩池 2、 粒群与水群之间有明显界面,但利群之间密集,界面沉降速率很慢。 1 .3 自由沉降及其理论基础 沉淀法的去除对象:颗粒在10μ m 以上的可沉固体。 当颗粒粒径变小、沉速小、颗粒沉降过程中其周围的扰流流速也小时,可以主要受水的粘滞阻力作用,惯性力可以忽略不计,颗粒运动是出于层流状态。 Stokes 公式:μ1 8)ρ-ρ(2dguLs= 式中: u —颗粒的沉降速度,m/s; sρ 、Lρ —分别为颗粒剂水的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m/s2; d—颗粒的粒径,m; μ —水的粘度,Pa·s。 Stokes 公式说明的问题: 1、 颗粒与水的密度差愈大,沉降速率也愈大,颗粒密度大于水密度时,颗粒下沉,颗粒密度小于水密度时,颗粒上浮,二者相等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沉淀池相关整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