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八年级物理全册《10.1 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沪科版教学目标 1. 观测生活、生产中的某些常用的杠杆,能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定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2、能根据一定的原则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3、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试验方案,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尝 试用杠杆的有关知识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探索杠杆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爱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重点1、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3、杠杆的分类难点1、对的画出力臂和运用杠杆条件处理简单问题2、对的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开始来学习探讨第九章---《机械与人》这章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杠杆的平衡条件。 提前预习自主探究1.请同学们观测图 9-1 中所示的多种杠杆,通过讨论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明确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明确它们的概念,结合图 9-2找出杠杆的五要素。3.学生自己阅读书本 P153 页试验探究。 学生通读教材,理解有关的内容。某些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一、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 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教师引导分析:杠 杆也许是独立的,也也许是某个组合机械的一部分,杠杆的外形多种多样,可直可弯、可粗可细。作为杠杆的条件:一根硬棒、有力的作用、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例如:汽水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二、明确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明确它们的概念,结合图 9-2 找出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画法是一种难点,应采用图示阐明的措施,使学生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让部分 同学举例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两生板演习习课后作业 1 题。组织学生充足讨论与交流探究的成果。 三、学生自己阅读书本 P153 页试验探究。教师展示一简单杠杆的平衡试验现象 由此引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及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以及制定验证猜想与假设的计划。(教师应注意:试验如采用书本试验装置,杠杆自重不会对试验成果产生任何影响,但若用上面图示试验,杠杆自重将影响试验成果,故应尽量选择质量较轻的代用器材。)最终教师演示试验过程,和同学们共同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 件 的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