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酒精挥发、冰雪融化、干冰升华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酒精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光合作用等。 2.用氮气作灯泡的填充气、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的原因。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由新物质生成,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白色固体。 4.空气是混合物,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N2,其次是氧气 O2(不是质量分数),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5.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1)选用药品:红磷(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和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的气体)。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至室温,水进入集气瓶约1/5 体积。 (3)化学方程式:4P + 5O2 点燃 2P2O5 (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5)还能得出剩余的 4/5 的气体性质: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剩余的 4/5 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6)分析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①红磷的量不足 ②装置的气密性不 ③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1.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氧气不是可燃物,不能作燃料。 2.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特征现象: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照明弹)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底先放入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铁丝绕成螺旋状,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柴的作用,引燃。 (3)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产生淡蓝色火焰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产生大量白烟(除去灯泡中残留的氧气) (5)硫粉燃烧: S+O2点燃SO2 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6)碳在氧气中燃烧:充分:C+O2点燃CO2 描述现象时说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错误的,应说成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充分:2C+O2点燃2CO (7)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8)铜在空气中加热:2Cu +O2△2Cu O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9)铝在空气中反应:4Al+3O2===2Al2O3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金属铝不易锈蚀的原因。 3.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氮气先出来,剩下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