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条件 (一)现有基础 1.应用规模逐步扩大 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应用,设施条件不断完善。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冷库达到 972座,容量 56万吨,专业化冷藏车辆 900多辆,温控加工及分拣设备 2800多套。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普遍加大冷藏、冷冻、低温加工等设施建设,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商业企业的生鲜、冷冻食品营业面积大幅提升,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生产企业,普遍建立起标准化生产车间和低温运输车队,推动了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集冷冻、冷藏、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正在形成。 2.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产销地,标准化种植水平日益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等 60多项强制性地方标准得到推广应用,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到 2009年,全省种植业无公害产地 707个、畜产品产地 1377个、水产品基地 139个,共有 231个农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形成了 47个无公害蔬菜品牌。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为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3.市场网络日益健全 我省农产品商品市场体系较为发达,目前各类农副产品市场达到 607个,年交易额接近 10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83个,10亿元以上 19个,20亿元以上 9个,初步构建起辐射全国各地,集收购、加工、储存保鲜、流通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为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物流体系创造了条件。 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工作,专门制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把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省高度重视鲜活农产品快速流通通道建设,构建起通往京津等主要城市的农产品绿色通道,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