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专科)《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辅导第一部分导论1.明确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是国家体制;二是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例如政党制度、工会制度、商会制度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等;三是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2.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现代中国政治的老式色彩;对当今政治发展的借鉴意义;以及建立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影响。理解中国的政治老式对今天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影响。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状况与措施:从三代、先秦诸子、到汉代;司马迁《史记》专辟《礼书》、《乐书》(初次在正史中为制度史在资料整理与研究建立了专题形式);东汉班固《汉书》,列《礼乐志》、《刑法志》(上承《史记》,下启历代正史之写作体例);三通:唐代杜佑《通典》、宋郑僬《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专门的制度史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状况:专著。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特点与史料。3.掌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点:它以政治暴力所导致的超经济强制权力覆盖并支配社会经济领域,对资源和利益分派具有明显的垄断特性,对意识形态的垄断;在秦后来开始以中央集权的体制架构为重要和常态;它造就一元化的社会格局;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演进到了十提成熟的程度,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自我调整机制;并一直保持自身的历史持续性。4.理解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重要文献资料: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第一编 先秦政治制度第一章 国家来源的有关理论问题1.理解中国国家来源问题的研究结论带有明显的假说性质。2.理解摩尔根分析模式的指导作用及局限性。3.掌握国家的形式特征:具有一种中央政治权力中心以及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税收制度,有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4.理解史前社会阶段的两个初级政治组织:群队与部落。5.理解国家来源两种模式: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第二章 中国国家的来源1.理解文献记载中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2.理解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及代表性人物。两大集团的联合体。3.理解尧舜禹时期政治组织的大体状况:人群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4.掌握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为联合体内少数具有血统优势的氏族所把...